一、舞蹈教育定义及分类
1、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“语言”的艺术形式,舞蹈艺术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,又是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。舞蹈教育与美术教育、音乐教育并列为素质教育三巨头,共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。
2、以培训目的分类,舞蹈教育分为兴趣培养类和艺考培训类。其中兴趣培养占整个市场的75%。以年龄层次分类,舞蹈教育分为成人舞蹈培训和少儿舞蹈教育,少儿舞蹈教育占据主流市场。
少儿舞蹈教育是一种基础和素质教育的手段,其特点是边唱边跳,用肢体语言来进行描述,形象直观,容易被孩子理解与接受。少儿舞蹈对儿童智力的开发、审美能力的提高、身心健康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以前,少儿舞蹈教育多为民族舞,近年来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引进了街舞、体育舞蹈、肚皮舞等多种新兴舞蹈。如今,少儿舞蹈教育舞种十分丰富,包含爵士舞、拉丁舞、摩登舞、中国舞、现代舞、街舞、民间舞等,更能满足少儿的不同兴趣。
二、舞蹈教育市场规模
我国舞蹈市场适龄人口基础大,2019年我国3-18 岁的舞蹈教育适龄人口约2.6亿人。尽管受新生人口增长率下降影响,预计到2025年仍将有2.52亿适龄人口。
与此同时,舞蹈教育市场的客单价也呈稳定增长态势,兴趣类舞蹈学生客单价可达2400元/年,再以5.83%的舞蹈通识教育渗透率估算,2019年我国舞蹈教育市场规模约为360亿元。
三、舞蹈教育市场发展驱动力
舞蹈教育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五大驱动因素:政策利好,消费升级,家长教育意识提高,资本关注及技术的成熟。
1、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建立,政策长期利好艺术教育
1)近年来,国家政策由升学时的直接加分向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方式转变
自2013年以来,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在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、加强学校美育工作、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等政策相继出台,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应在课内教育中占据一定比重。
地方性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建立,明确可作为学校招生的依据。教育部提出“到2020年左右,要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、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”。
2)过去五年来,高考对艺术生的招考比率一直在提升,目前已超过10%,对艺术特长生的加分政策逐步培育了市场对艺术教育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