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RT ASSESSMENT NEWORK
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第三方测评
新闻资讯
介绍《教育规划纲要》中期评估学前教育专题有关情况
来源:教育部 | 作者:教育部 | 发布时间: 2015-10-25 | 960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二、发展中的新挑战: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

  五年来,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,呈现良好发展势头。但由于起点低、底子薄、欠账多,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,面临许多新老困难与问题,特别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与政策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,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,改革发展任务依然艰巨。

  (一)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依然短缺,“入园难”压力持续存在。一期行动计划后,尽管全国公办园增加了1.7万所,但总体占比仅33%;仍有约1/3的适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。城市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偏低,入公办园难、入普惠性民办园难、流动人口子女“入园难”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; 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更是严重不足,连片特困地区入园率普遍在50%以下,不少贫困县仅30%-40%。 新“全面放开二孩政策”将可能在未来5年内带来巨大的新入园需求,局部地区“入园难”问题可能加剧。亟需未雨绸缪,主动研究、积极应对新挑战。

  (二)学前教育投入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滞后,“入园贵”矛盾依然突出。近五年的巨大投入难以一时弥补历史欠账,特别是滞后的投入保障机制、成本分担机制已成为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。我们对29省市规划纲要与一期行动计划的分析显示,只有部分省市如北京、浙江、上海、海南、安徽等提出了学前教育投入的具体比例,更多地方只有笼统的原则;多数省市没有出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。缺失对企业、事业单位办园、城乡集体办园等各类公办性质园财政支持政策,在工资、运转均靠收费的模式下,这些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园运转举步维艰。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人口大国相比,政府在学前教育成本中分担比例还很低,家长负担还比较重。

  (三)编制待遇等政策瓶颈亟待破解,幼儿教师尤其农村教师缺口巨大。由于幼儿教师编制政策及其落实不到位,教师工资、社会保障、职称、培训等待遇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,致使收入较低、保障程度差,流动性大,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幼教事业。尤其是,公办性质园与民办园教师的待遇保障、职称等政策长期缺失。致使幼儿园教师缺口严重,农村教师缺口更是巨大。

  (四)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严重滞后,制约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。二十余年来,我国长期实行“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”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,同时,缺乏对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权责的明确、科学的划分,各级政府间职责关系和权责配置规定不明确,多年来“地方负责分级管理”更多被误读为发展学前教育是“地方”,实质即县级及以下即乡镇政府的责任,主体重心过低,统筹协调和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。 

    
网站直通车
图书馆
  
文化和旅游部
教育部
美术馆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
青年普法网
国家博物馆